啪!灯光打亮白色的幕布西藏配资,光影摇曳间,方寸之地上演一出好戏:白骨精卡着戏里的鼓点登场,一团“烟雾”后,变身成一个姑娘……“哇!好神奇!”台下坐着不少小观众,皮影活灵活现的演绎让孩子们发出惊叹。
能看戏,还能体验皮影制作、皮影戏演绎,这是家藏在北京胡同里的皮影文化主题酒店。酒店的总经理,是汪氏皮影第五代传承人党飞华,出生于2000年的年轻小伙儿。让皮影白骨精灵活跳起“科目三”,制作皮影耳环取名“你怎么不上天呢”,尝试以大肠杆菌制作皮影生物颜料……当“00后”接棒两千年历史的皮影传承,执刀弄影间,更多新奇创意正在萌芽。
()“推皮走刀”刻画奥运健儿
最近,党飞华很忙。巴黎奥运会即将开幕,他策划了一出奥运题材剧目,一头扎在新剧目的准备制作中。
长画幅的巴黎街景、以知名田径选手刘翔和苏炳添为原型的奥运健儿、田径赛场……在皮影匠人的手中,人物与场景经历制皮、画稿、雕刻、上色、熨平、连缀等步骤,一点点被生动复刻而出。
能够让皮影活灵活现,靠的是汪氏皮影的独特技艺——“推皮走刀”。打开木盒取出一把刻刀,党飞华右手执刀,左手抚皮,刀不动皮动,靠着左手食指回拉、中指和无名指前推来转动牛皮,刻刀流畅地划过薄薄的牛皮,走出复杂的弧线。“这种技法能够让雕刻出的花纹细节更流畅、细腻,是汪氏皮影雕刻的一个精髓。”党飞华说。
皮影道具做好了,想要灵动真实地还原奥运健儿短跑、跨栏的动作,排练也不是一件易事。党飞华和团队皮影表演艺人挤在狭小的后台,三四个人操控一个皮影人,一遍遍推敲如何通过精准控制皮影人的11个关节,完美还原奥运健儿的英姿。
“成了,这段好。”忙活了一下午,一幕短剧总算排练完成。“这幕短剧会先通过短视频平台展现,拍摄完毕后,这组皮影会运往巴黎进行展示展出。”
()耳濡目染爱上千年技艺
皮影戏又名“灯影戏”“土影戏”,形成时代虽无确考,但据南宋孟元老《东京梦华录》记载,它至晚在宋代已经成熟和盛行。二十来岁的小伙儿,为何对这门老技艺情有独钟?
党飞华与皮影的渊源,要从家族说起。他隶属于汪氏皮影一脉,外公汪天稳,是国家级非遗项目皮影戏代表性传承人,获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;母亲汪海燕,是汪氏皮影第四代传承人,也是陕西省工艺美术大师。
“可能是好奇吧。”党飞华回忆,小时候,家里有一个巨大的影箱,“大概两个床头柜那么大,会锁起来,里面有一个个戏夹,存放着精美的皮影作品。”一把锁,勾起了孩童的好奇心,于是,党飞华会特别留意母亲把钥匙放在了哪里,然后趁着家长不在偷偷开箱。“那会儿还小,有些戏剧的人物不认识,但西游记里的人物让我印象特别深,比如美猴王,纹路精致、威风凛凛。”
精美的皮影作品打开了一扇名为兴趣的大门,党飞华开始跟着外公、母亲学习皮影雕刻技艺。小学时,他第一次“练手”,雕得是当时流行的“精灵宝可梦”。虽然稚嫩而粗糙,母亲却很鼓励:“她很尊重我的意愿,有兴趣就可以学,没有兴趣也不会逼着我去传承。”
在这样包容的环境中耳濡目染着皮影技艺,一直到大学,党飞华最终下定决心——要做一名皮影传承人!2022年,他去拜访外公曾经的皮影戏搭档,以陕西戏曲“碗碗腔”闻名的李世杰老先生。当时,年逾九旬的老人已缠绵病榻,但当拿起琴、唱起“碗碗腔”的那一刻,老人有些浑浊的眼睛亮了起来,高亢悲怆的唱腔让党飞华听得头皮发麻。“突然就生出了责任感,希望目前比较小众的皮影戏和皮影制作技艺能够更好地传承,发扬光大。”
()奇妙创新登上线上舞台
当传承千年的皮影遇到“00后”,会诞生哪些奇妙的化学反应?去年年底,党飞华在抖音开设了账号,玩起了各种“花活儿”。在这一方小小天地里,皮影既可以是传统剧目里精美的人物、威武的巨龙,也可以是精准卡点的迈克尔·杰克逊、灵活舞动“科目三”的白骨精、科幻酷炫的变形金刚。
“短视频的兴起,让皮影戏有了更多与网友交流互动的机会。”在党飞华看来,这是传播皮影、突破次元的新“舞台”。
这位“00后”的创意还不止于此。由于大学学的是生物专业,党飞华与团队尝试利用大肠杆菌作为生物颜料,替代此前皮影的矿物质颜料,实现颜料更加环保可再生。此外,让皮影与当红游戏、国漫联动,创作皮影耳饰、挂件、家居饰品等,在皮影主题酒店探索更多“文旅结合”项目,打造汪氏皮影艺术馆作为年轻人的非遗会客厅……这些创意他都在尝试或酝酿中。
微信图片_20240620182705“创新其实不是我的专利,汪氏皮影的发展就一直伴随着创新。”党飞华告诉记者,其实,在他母亲那一代,皮影就已经跨步走出了戏剧舞台,开始尝试与可口可乐、芬迪等国际品牌合作,作为定制LOGO、伴手礼等。
创新的同时,老技艺的传承也没有被忽视。近三年来,党飞华开始整理汪氏皮影收藏的10万余件藏品和书籍,并对汪氏皮影的技艺,以及对不同人物、动物等的表现手法进行归纳总结。“过去,皮影是老师傅带徒弟的模式,未来我希望把整理的内容编撰成书,形成现代教育体系,让汪氏皮影的老技艺更好地传承下去。”
图片
记者:赵语涵西藏配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