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月18日,经济观察报主办的“新价值 新动力(300152)2023—2024年度受尊敬企业年会”在北京举行。
经济观察报执行总编辑文钊代表主办方致辞。他表示,“什么样的企业是最受尊敬的企业”,这样的思考开始于2001年。企业是践行商业文明的主体,只有那些得到市场、客户、员工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尊敬的企业,才可能成为新的商业文明的建设者和推动者。文钊对“受尊敬”进一步阐释:一家受尊敬的企业首先应该秉持正确的价值观,不管企业规模大小,赚钱多少,它的存在,都应该是一股推动商业文明和社会进步的力量。只有这样的企业才能够抵挡成长中的各种诱惑,才能够穿越商业周期,做到行稳致远,基业长青。
“我们仍然身处可以有所作为的商业时代。”文钊称,当前还是一个企业家精神繁花绽放的时代。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,好的商业时代不仅仅是GDP保持两位数增长的狂飙时代,他更是那种看起来风险多多,险滩不断,人们仍然愿意扬起风帆、开足马力驶向地平线,面对阴霾和迷雾仍然对未来充满期待,愿意用真金白银为未来投下信心一票的时代。
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原副理事长、金砖国家与全球治理智库学术委员会主席王忠民作了题为《企业家:风险向善的使者》的主题演讲。他指出,受尊敬的企业和企业家,会把风险牢牢地践行在自己的企业经营活动当中。即使可能存在高风险,为了大多人能够享受到更新、更便宜的东西和服务,企业家也要致力于推动新时代的技术、商业和经营模态变化发展。这样的风险是向善的。为了社会进步和自身的目标,企业要有一种全力以赴的风险姿态。
同样,高风险要和高收益相对应,才能覆盖失败的风险,才能获得持续发展的动力。风险资本(Venture Capital)中承担无限连带责任的普通合伙人(general partner)是其中极其重要的一环。投资平台从加速器进化为数字化平台,通过数字赋能,把风险成本降到了无限趋近于零的程度。王忠民表示,我们应共同促进风险的主动承担,确保风险向善的效应不仅在一个领域内发挥作用,并且能够在社会制度和数字化AI时代的产业进步中持续展现其价值。
北大博雅特聘教授、国发院经济学教授、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姚洋分享了他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几点思考。姚洋指出,很多人对于国际环境看法总的来看偏悲观,但这样的担心很多时候是一种情绪,而不是现实。从数据上看,中国在世界贸易的比重实际上反而是有所上升的,即便对美出口,按照原产地原则计算,中国的成分不仅没有下降而且上升到25%左右。姚洋认为“去风险”不代表就是“脱钩”。中国企业正在加速向海外转移。
姚洋认为中国进入了深入调整时期——他将之总结为降低全社会金融化程度:“因为我们赶超的对象是美国,我们最后总结出来美国产业空心化,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美国金融化太过了。”姚洋表示,房地产太大,整个国家金融化程度就会太高,地方政府债务,其实也是一个过度金融化的表现。降低金融化程度的方向就是去杠杆。中央政府决心以短痛换一个长期更加健康的经济,所以这个调整还要做下去。“一方面居民消费要上去,但是另外一方面政府的重点仍然是技术进步和发展制造业上面,因为这是可以最终保证我们在和美国竞争方面胜出的根本保障。”姚洋表示。
加拿大工程院院士、电子科技大学(深圳)高等研究院教授,深思实验室主任杨军在其主题演讲《发展新质生产力,打造智能密集型新经济》中,分享了他对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思考。在AI迅猛发展的当下,第四次工业革命即将到来。他相信伟大的企业一定是基于科学驱动的一个企业。
杨军认为,新型工业化的目标,如果说要素是新质生产力,核心目标就是要实现高质量发展。这个时候的高质量发展特别强调的就是自主创新,然后占领制造业的高端和产生高的利润,来持续地支撑研发和进一步的高质量发展。杨军表示,中国工业化进程过去 70 年非常成功,我们的工业门类已经是最齐全、最完整的,接下来就是持续加强自主创新能力,围绕一些关键技术突破,聚焦我国的数字化、网络化、智能化,抓住这一次工业革命的机遇推进新型工业化。
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副主任张义豪围绕培育新质生产力,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进行了演讲。他重点从宏观层面和政策角度,强调要认真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,立足新发展阶段,贯彻新发展理念,构建新发展格局,改造升级传统产业,巩固提升优势产业,培育壮大战新产业(300832),前瞻布局未来产业,尽快建立现代化产业体系。
张义豪表示,新时代新征程面临新使命新任务,必须实现科技自立自主自强,通过科技创新开辟和塑造经济发展的新领域新赛道新优势。未来已来汕头配资,要坚持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相结合,大力推进人工智能等颠覆性和前沿技术的研发和应用,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。